10月26日,记者从兰州新区了解到,兰州新区城投集团公司组织专家对“多因素综合作用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与“湖滨路段钢波纹管涵洞群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参数研究”两科技攻关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两项目均已完成了主要研究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2014年5月1日,由新区城投集团与兰州交通大学合作,向省建设厅申报上述两个课题作为甘肃省建设科技公关项目,经过3年的实地应用,目前均取得良好效果。
橡胶沥青已在新区8条道路铺筑
随着兰州新区发展,道路上的交通量不断增加,车流渠化交通不可避免,加之新区夏季温度高,使得沥青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易出现高温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车辆在市区道路上行驶时,由于车辆起、停频繁,停车过程中轮胎对路面施加了较大的水平力作用,加之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速相对较低,荷载作用时间较长,在高温、重载以及沥青路面抗剪切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路面高温稳定性受到极大挑战。
虽然用橡胶沥青混合料铺筑的路面具有平稳、舒适、噪音低、裂缝少等优点,能明显改善路面的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毕竟橡胶沥青在西北的应用实例较少,橡胶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较常规沥青混合料高50%以上,高沥青用量是否会影响其高温性能?
为了提高兰州新区路面工程质量,预防基层裂缝反射到沥青面层,“多因素综合作用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课题立项。
该研究结合兰州新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采用室内试验模拟橡胶沥青老化过程来研究其热老化和光老化问题,并根据现场实际材料情况,确定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在此基础上,采用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考虑光、水、温度、荷载等因素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橡胶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水稳定性、疲劳特性的主要因素,力求推荐出适宜兰州新区铺筑使用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组成,并提出满足该地区气候及交通特点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主要控制参数。
“多因素综合作用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课题共发表论文5篇。
目前,已在兰州新区纬一路、纬三路、迎宾大道、经四路、经十三路、经七路、经十二路、纬十六路道路工程铺筑橡胶沥青面层,施工面积累计约300万平米。经过实地应用,效果明显。
钢波纹管涵洞群在新区湖滨路试验成功
钢波纹管涵洞,不仅具有适应地基与基础变形的能力,也可以解决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涵洞破坏问题。钢波纹管涵亦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剪和抗疲劳破坏的能力。钢波纹管涵洞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开始应用,多数是应用在多年冻土、湿陷性黄土、软土等特殊土质路段,以解决由于路基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涵洞结构内部拉应力偏大的问题。
国内目前对钢波纹管涵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单个钢波纹管涵洞的力学测试、施工方法探讨等方面,截至目前,对于湖滨路段钢波纹管群的受力状态研究及冬季土体冻胀对钢波纹管涵洞群产生的破坏作用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尤其是针对兰州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湖滨特点及较为密集的钢波纹管群的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湖滨路段钢波纹管涵洞群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参数研究”课题,目前已在兰州新区经七路三号湖滨区K14+870至K15+320段设置了20道钢波纹管涵洞,构成了一个规模浩大的钢波纹管涵洞群,这在全国钢波纹管的应用中实属罕见。
据了解,以上两课题研究结论,经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查证,在国内外公开文献中均未见相同报道。(来源:光明网)